
2025-08-16 20:29 点击次数:72
来源丨HR新逻辑 原创首发
作者丨HRLogic编辑中心嗨,这里是HR新逻辑·HRLogic管理者的核心工作不是做具体事,而是让一群人把事做好。
许多企业里,经常有这四类管理者,他们不仅无法推动企业前进,反而会成为阻碍发展的 “绊脚石”。
企业里的这4类管理者,要不得。
图片
不当为→指手画脚
“不当为”的管理者,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喜欢指手画脚,例如他们明明对具体业务一知半解,却总爱瞎指挥,给团队带来无尽的麻烦。
我们经常听到“专业的事给专业的人来干”,但“不当为”的领导始终没有学会不随便插手。
之前听到一位HR的吐槽:做HR真的需要强大的心理,不仅要听老板的指令,观察员工的反应,还要时不时被各部门领导“指手画脚”。
负责薪酬绩效板块的她听到最多的就是:绩效考核目标设置高一点、多搞点狼性竞争、搞末位淘汰、这个员工不行,搞一套考核考走他……
例如在前不久,销售一部的王经理直接和她说“下半年的指标就得往死里定,这样才能逼员工往前冲!”
但他根本没考虑过上半年的销售完成率刚过70%,下半年又是淡季,单纯提高目标根本没有用,但王经理根本不听解释,只是没好气的说“你们HR啥也不懂”……
王经理不单单是对HR部门如此,对手底下的员工更是习惯性的“指导”,当员工在沉浸式工作时,他就会走过去告诉员工应该怎么怎么做,当员工有创新想法时,他也会凭借自己见解去否定掉……
这种领导,不仅会让员工烦,也让团队躁。
他们的乱指挥不仅会打乱团队的正常工作节奏,还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。
图片
图片
不作为→甩手掌柜
“不作为”的管理者,与“不当为”的管理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“不作为”顾名思义就是啥也不做,即使会做也不做,只想当个甩手掌柜,而他们的这种不作为,最终导致团队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。
这类管理者通常都是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的工作态度,凡事能不做就不做,即使要做也是敷衍了事。
记得《人们的名义》里的孙连城作为区长,他不贪不腐、不争不夺,但也不作为。
例如剧中的信访窗口多年不整改,群众弯腰屈膝才能办事,他却以“经费不足” 为由一拖再拖,更是想出许多损招来做表面功夫,最终难受的的还是老百姓。
孙连城式躺平的干部,看似守住了廉洁的底线,却在其位不谋其政,把百姓的诉求晾在一边。
这种不作为的本质,是对责任的逃避,对信任的辜负。
在企业里同样是如此,管理者不作为,会让团队失去很多发展机会。
某传统制造业公司里,有一位领导总是习惯不作为,例如,在面对市场产品升级的需求,他总是以维持现状就好,不要轻易改变为由;
当下属汇报创新方案时,他总是会淡淡地说“搞这么复杂干什么?按照以前的来,维持现状就可以了”。
这样的领导对团队发展乃至公司的发展都不关心,他们只想少一点工作。
而在这类领导的带领下,团队很难有明确的方向,员工也会逐渐缺乏工作的动力,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会逐渐失去优势,最终被市场淘汰。
图片
图片
不敢为→害怕担责
“不敢为” 的管理者,其最核心问题在于害怕担责。
他们在工作中并非没有能力,也并非不愿意做事,而是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,总是想方设法逃避责任,并且把“锅”甩给别人。
例如,当项目出现问题时,这类管理者并不会第一时间召开复盘会议,找出问题的根因和解决办法,而是优先想甩锅的说辞。
小逻辑的一位朋友Lisa在某外贸公司工作,她曾和我分享过她身边的案例:作为外贸行业经常会有突发情况,例如Lisa的同事曾签了一笔大单,但货物在运送的途中出现了纰漏,外国客户收到货后非常生气,连打了好几个电话投诉。
他们领导得知后,并没有想办法先安抚客户情绪,而是拉个会劈头盖脸大骂下属,指责货运公司本来就不靠谱,一场会议下来,没有复盘、也没有解决方案,只有领导的指责和撇清责任。
开完会后,部门同事都蔫头耷脑的,他们认为现在的上司并不是个值得跟随的领导。
其实,他们公司的每一批货物都有保险的,出现问题正常程序都是优先安抚客户情绪,然后向货运公司索赔,尽量减少损失,而不是优先摘清责任……
最终,Lisa和同事们都选择了离职,各自寻找新的工作。
这类管理者的存在,会严重破坏团队的信任和凝聚力,于组织百害而无一利。
当出现问题时,团队成员需要的是管理者的担当和引导,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,而不是相互推诿、指责。
领导越着急指责和撇清关系,就越难汇聚人心。
图片
图片
不善为→能力不足
“不善为” 的管理者,主要是因为自身能力不足,无法胜任管理工作。
对于这类管理者,要不是培训提升管理能力,要不只能尽早下场。
他们在团队中很难起到领头羊的作用,在他们的带领下,团队里没有能力的员工选择继续摸鱼,有能力的员工则会另找下家。
之前有一位培训HR就咨询过我们:公司提拔干部时都是优先选择工作能力强、业绩排名靠前的,但渐渐的也发现,有些员工在原来的岗位上非常出色,但到管理岗却“难以胜任”了。
对此,小逻辑建议她:针对这类管理者,一定要及时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,对于有自我提升意向的新晋管理者,企业要做到扶上马送一程,辅以培训提升;
对于没有提升意识的管理者,则要时常观察,加以引导,若还是难以胜任,也要及时让其返回原岗。
如果企业盛行“不善为”的管理者,时间一久将会有越来越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,在团队中混日子。
因为一个能力不足的管理者,无法为团队制定正确的目标和策略,也无法有效地协调和激励团队成员。
团队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,工作效率低下,难以取得良好的业绩;而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冲劲也会被逐渐被消磨。
在“不善为”的领导带领下,团队里留下的往往是同样缺乏动力和能力的人,形成 “劣币驱逐良币” 的恶性循环。
图片
写在最后
请及时清除企业里是这4种管理者:不当为、不作为、不敢为、不善为。
打造一支高效、有责任心、有能力的管理团队,才能推动企业不断前进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Powered by 大神pc28开奖走势图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